大唐第一逆子

第10章 比肩孔孟(2/3)

    “还有两句呢?”

    有人问。

    “急什么?看着就好!”

    有人回应。

    李愔慢慢的写下了后两句。

    “欲把天池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

    当他落笔之时,近百人哗然了。

    好一句欲把天池比西子!妙妙妙

    比喻拟人,意境斐然!

    刚才看不起李愔的人,这下子全部心服口服了。

    能在极短时间内写出两首应景的诗来,那一定是天才了。

    李愔却想,几首都可以。

    我泱泱大国什么没有?诗词最多了!

    人们给他最高的评价。

    这诗作韵律十分之优美。

    又是一篇神作也。

    与上一篇一样,都是神作啊。

    强大!神人!造诣登峰造极!

    谁曾想到,这两篇所写的都是一样的东西。

    为什么写这么好?

    那可是大文豪的作品,哪怕仅作小小更改,亦是神作啊。

    李愔不知道,此时关于他的介绍又多了一条。

    唐初大文豪,开创了以字售金的时代。

    使得付费得文能在大唐流传。

    给文人骚客收入带来改变,从此大唐从文者不记其数!

    如果搜索,诗词数量直接暴涨十倍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当然这是后话。

    这些人开始闹了起来。同时吸引了一些目光的注意,有一老者从国子监里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他往着热闹之处而来。

    程处弼看着如此神作,心中大喜。

    他连忙将这一诗作收入怀中。

    喜滋滋的说:“明天有诗作交了,太好了!”

    至于其他贵族学生则是从怀中取出了钱来说:“我也要买一首,五言的!”

    “我也订一首。也要五言!”

    “我要一首七律!随便写都可以!”

    “还有我,我也要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时之间,整个现场变得混乱起来。

    贵族子弟热情得很。

    还有一些文人们竟然也加入其中。

    他们之后才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有些人脸也不想要了,直接喊道:

    “先生,能否为我作一首,我也可以出钱!”

    有些人直接称李愔为先生,古汉语“先生”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,这已说明,人们对于李愔的尊敬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层面。

    “我也要一首,不论多少钱都可以,我要将它裱起来。每天睡觉前都看看!”

    “以先生的字迹看来,时时看都可以,诗写的好,字更好!”

    “对了,先生是何姓名?”

    “先生,还有我。”

    人们太过于热情了。

    让李愔有些错愕,这是他没有料到到的。

    钱来的太快了!让人有些不适应!

    所幸有掌柜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