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现代留过学

第三百七十八章 周淑妃教女(2/3)



    也正好,可以用这几家新兴武将家族,来给人做榜样。

    可惜啊。

    赵煦的姐妹不多,就三个妹妹,都很小。

    按照现代的医学知识,她们最好等十八岁以后,再安排婚配。

    这样,就起码得等十多年。

    周淑妃笑着道:“所以,老身常常和太皇太后说啊,官家聪俊仁孝,将来定可治平天下,振兴祖宗社稷,将来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等着享福就可以了。”

    于是,所有人都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周淑妃在庆寿宫中,没有久留,只待了一刻多钟,就拜谢而去。

    她出了庆寿宫,回到自己的宫阁。

    她的女儿魏国大长公主,立刻迎出来:“母妃,怎样了?”

    周淑妃道:“官家还是肯给老身几分薄面的。”

    她回忆着御前的事情:“只要驸马在太学认真悔过,认真读书,官家大抵就不会再计较了。”

    魏国大长公主听完,顿时开心起来,说道:“多谢母妃!”

    周淑妃叹息一声,坐下来,道:“汝啊,以后可得多管管驸马,别什么事情都让驸马做主!”

    “他这个人,有些事情真的不适合做。”

    “母妃的提醒,儿臣会记住的。”魏国大长公主点头。

    “正好,此番驸马去太学,有了太学鸿儒的教导,想必定会有所改观。”

    最起码,在太学的封闭环境下,他再也不能出去和别人鬼混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周淑妃点点头。

    她也看到了这一点,知道那位小官家是留了体面的。

    不然训斥一顿,就将之赶出庆寿宫。

    第二天,御史台的乌鸦们肯定会群情激愤,踩着驸马的脸,来给自己邀买一个不畏权贵的名声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驸马颜面尽丢,甚至贬官、勒停、编管某地。

    更可能牵连她的外孙。

    大宋祖宗设计的磨勘制度,对外戚、勋贵,是根据父祖的官位来恩荫的。

    父祖地位越高,恩荫起点也就越高,转官速度也就越快,推恩次数也就越多。

    反之亦然。

    多少勋贵家族,就是因为一代人的错误,直接崩塌、跌落到了谷底,再也不能起来了?

    去年昭宪杜皇后的亲弟弟的后人,不就被找到了吗?

    百来年的时光,太祖、太宗的生母,主持了金匮之盟的大宋宣祖元后的外家嫡系后人,就已经跌落到了连官身都没有的地步。

    还需要两个哥哥,将战功分给弟弟,才能保持家族兄弟都有官身的资格。

    实在叫人唏嘘。

    开国的皇后,太祖、太宗的生母外家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其他人就更不能免俗了。

    太祖义社兄弟,太宗从龙功臣们,跌落的也很多。

    很多家族都已经完全消失在汴京城了。

    就像风吹走树上的落叶一般,他们消失的时候,无人关注。

    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何时消失的!

    就是很寻常的,父祖不孝,让子孙起点变低,子孙不孝,让子孙变回布衣。

    想着这些